阳春三月,织金县猫场镇龙场村的坡头上生机勃勃,一片片原生态山茶林郁郁葱葱,枝头的山茶花在和风细雨里吐露芬芳。
“这些连片的原生态油茶共有1300多亩,我们将它管护起来形成产业,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猫场镇党委副书记王瑞龙告诉记者,通过盘活资源念好“产业经”,该镇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资料图】
为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当地村民杨进波顺势建起了“顺意山茶籽加工厂”,面向乡亲们收购山茶果进行榨油,果实外壳用来种植茶树菇,果实榨油后产生的茶籽饼再出售给化妆品公司制成洗发水,形成了一条生态产业链,带动了群众增收。
“每年到山茶果成熟时节,大家就上山采摘果实卖给我,去年收购了16万斤生果。”杨进波说,去年他投资6.7万元,共赚了13万元。加工厂年产山茶油1万斤左右,在采收茶果和深加工期间可为100余人提供务工岗位。
在牛场镇后坝村,潺潺流水穿过村庄,田野上金灿灿的油菜花尽情绽放。迎着和煦春风,当地群众正在耕耘稻田,为种植水稻做准备。
“现在村里有了产业,我们在老家生活也看到了发展希望。”村民汤海正在驾驶农机耕田,时不时侧身查看翻犁情况,履带上飞起的泥浆跳到他的衣服和脸上。
“我们后坝村生态良好、水源丰富,有2000余亩稻田。如今采取油稻轮作和鱼稻共生的发展模式,每亩田年产值可达上万元。”村委会副主任、村合作社负责人龚荣举说。
为改善稻田基础设施,牛场镇争取了97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在后坝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去年11月份动工,今年1月份完工。“如今后坝村核心区1000亩稻田机耕道、下田道、田埂、引水渠等全部实现了硬化,产业长久发展的根基进一步筑牢。”牛场镇副镇长安雄说。
龚荣举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后坝村吃稻花鱼、体验田园生活,村合作社顺势打造了一家农家乐,“下一步,我们将在农旅融合上下功夫,开发打造更多农旅体验项目,让村庄更美丽、群众更幸福。”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美丽乡村气象万千。
过去一年,织金县精准施策、认真谋划,奋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6.15万亩,产量30.57万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1万亩、稻油轮作示范2万亩。全力做好茶叶、中药材、经果林等周期较长产业提质增效和皂角补植补种。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织金已发展皂角52.07万亩、蔬菜66.12万亩、烤烟3.5万亩、茶叶9.35万亩、中药材47.54万亩、水果12.46万亩,培养农产品加工类企业8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1.7%。累计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22个,容积1.4万立方米。新建高标准农田工程进度达80%,累计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1个。
2022年,织金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培育市级龙头企业40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累计建立党组织领办的集体合作社1162个、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33个。过去一年,织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2.09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40元。
今年,该县正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稳定发展蔬菜65万亩、食用菌3.8万亩、马铃薯50万亩、烤烟3.5万亩,投产中药材31万亩、茶叶4.85万亩,力争实现农业产业增加值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谢朝政 冯相清
编辑 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