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信仰
神明的来历
【资料图】
天公
初一十五拜的天公便是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是主掌自然万道的自然之尊,掌管天地间一切的神明之一,从上古神明演化而来,不仅在潮汕,在福建、台湾、四川等地都有这样的民间信仰。
潮汕人对拜天公格外重视,这是大年初一要祭拜的第一个神。正月初九是天公诞,虔诚的人可能远行出门都会给天公烧一炷香。
天地父母
天地父母便是天父和地母娘娘。天父即天公,地母即后土娘娘。
小时候看西游记,自然而然的认为玉皇大帝的妻子就是王母娘娘。但其实王母和玉帝是同事并非夫妻,也非母子。
玉帝是统领三界的主宰,代表是最至高无上的皇权。而王母娘娘则只是掌管瑶池的,和玉帝压根就不搭边。而且,王母娘娘出生比玉帝早很多,他们压根就不是同一时代的神仙。
皇天后土,玉皇大帝只有一个妻子,那就是后土娘娘。
他们只掌管天下和地上的事,天下天气农务百事,地上地土动工千喜,一般乡里的供奉的天地父母要上五支香,因为南辰星君北斗星君都各一支。
佛祖公
佛祖公便是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在北方叫真武大帝,或是元天上帝,是掌管北方和皇帝的保护神,也是佛教里的开心罗汉。
穿黑袍持黑令武帝冠七星剑踏龟蛇。他在玄武山开肚取出肠胃化作龟蛇,开肚的剑和剑鞘化做周公和桃花。一般拜佛祖公都是五支香,三支佛祖,龟蛇各一,或是佛祖龟蛇周公桃花各一。佛祖公只能拜素的,每年年头玄武山都有很多人去拜,玄武山的老殿里有武当山的香火。
三山国王
潮汕的每个乡都有地头老爷,也就是三山国王。
三山国王原是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北面的三座山——独山、明山、巾山的三位山神,是真真正正的潮汕本土自产神明,每年二月廿五就是三山国王圣诞,也就是大王爷的生日和三位国王的成道日。
"三山国王"肇迹于隋、显灵于唐、受封于宋。自唐朝开始,三山神就成为当地山神,潮人对三山神普遍顶礼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职能以禳灾纳福,为一般民众服务为主。
妈祖之海神娘娘
“海上女神”妈祖并不是住在南海而得名,而是她常在海上救人而得名。
关于妈祖,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所写《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书中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能预知人祸福……”
相传林默救世济人,泽被一方,被朝廷赐封、沿海人民尊为海神,立庙祭祀。后因灵异非常,屡显灵于海上,渡海者皆祷之,被尊为天上圣母,庙宇遍海甸。
以前潮汕人要出海、讨海、靠海、吃海,有时出海会长达几个月,所以出海前拜海神妈祖,保佑事事顺利,船员平安,出海平安回来就会到庙里谢妈祖的神恩。现在很少人有人出海了,拜妈祖不止是求出海平安,还求合家老小平安,使妈祖更深入人心。
珍珠娘娘,珠珍娘娘,宝珠娘娘
珍珠娘娘,珠珍娘娘,宝珠娘娘是三姐妹,是玉帝的三个女儿分别叫云霄、碧霄、银霄。传说她们姐妹三人云游到潮州府潮阳县,见此处五丈一庙宇,家家奉香灯,人心十分虔诚。但此处风雨无常,多生顽疾,水痘、麻疹、天花平民百姓无药可治,娘娘心生怜悯,便施医救渡,百姓问其来历却绝口不提。
后来她们觉得这样并非长久良策,便重返天庭,将此处人心虔诚却受疾苦之事奏明玉皇上帝。虽然三位娘娘私用仙法干扰人间,但玉皇上帝念在此举淳善,发心赤诚,不责反封,敕赐:辅国庇民保婴护童随世灵感珍珠娘娘、珠珍娘娘、宝珠娘娘神位。
六月初六是三位娘娘的受封日,因此百姓把这一天作为娘娘诞辰日。
古时生活艰苦,为谋生计而被迫离乡的潮人出门之前都要到乡里的娘娘庙前求得香火随身携带,保得一路平安。
后来有的潮人在外落地生根繁育后代,为感恩娘娘庇佑则造庙设炉奉敬,弘扬娘娘之高尚品德。由于在异国他乡,受其他文化影响等因素,潮州文化与其他地方的文化互相影响。例如潮人把珍珠娘娘香火带到泰国后与当地佛教互相影响。
慈悲娘娘
慈悲娘娘是观音在道教的化身,玉皇大帝封她做慈航天尊,民间也叫半天娘。半天娘的由来:据说慈悲娘娘走路不踏离地三尺,在半空中,原因是不忍伤及无辜百草蝼蚁。
戴五凤冠
着霞帔
踏九品莲花
左右善财龙女侍奉
既然是观音化身
固然贡品只能是斋
孤圣王老爷
孤圣王老爷,也叫普渡公,大士公,佛教里的面燃大士。是一个鬼王,镇压孤魂野鬼,维持拜孤爷时的秩序防止孤魂争抢,手中的招魂幡和招魂铃是用来控制拜孤爷的孤魂的数量。据说拜孤爷的棚风吊得越高,来的孤魂越多。有些乡里比较小就没有吊,怕来的太多,贡品不够。
福德老爷
福德老爷,也就是伯公,土地公。
福德老爷庙在寨门的就叫寨门伯公,乡里最末端的叫龙尾伯公。
福德老爷原名张福德,三月廿九成道生天,喜吃橘子。生前是一名税务官感百姓疾苦减轻税务万名敬仰,升仙后肉身不腐宛如仙人。
传说,一受过恩惠的穷人家用半个缸倒在地下,日夜虔诚供奉,之后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平安,感之乃福德正神庇佑,修庙铸殿,尊福德老爷与大堂之上,香火鼎盛,一方安宁,之后便有各处效仿膜拜。
福德老爷到102岁才成道升仙也是长寿的象征,手拿龙头拐杖。也有说福德老爷是文伯公管财,手拿元宝如意。
大德老爷
大德老爷也叫南门伯公,感天大帝,山顶伯公,伯益。相传大禹帝重用伯益,《辞海》载:“伯益。‘益’一作‘翳’。亦称大费,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相传善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他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禹去世后,禹子启即继王位,与启发生争夺,为启所杀。一说由于他推让,启才继位。”
潮汕传说,伯益主持开山辟路时,制服了老虎,让这兽王乖乖听话,便产生了“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这句俗话。民众把他称为“感天大帝”。因伯公是老虎的“克星”,所以潮汕古代民众为防虎害,确保人畜平安,常在山下筑“伯益公庙”,庙内主奉伯益神像,其造型是白须、持剑、骑虎的雄姿。伯公庙还由华侨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潮汕著名学者蔡起贤先生曾应邀为汕头金园区大窖老伯公庙撰匾、联时,就书匾:“功侔大禹”,联云:“感应正神宠灵大窖,天恩赐福惠我丞民。”匾点明伯益功劳接近大禹,联以伯益外号“感天”为冠首,撰得高妙。
阿婆
相传宋代潮汕一妇女,因爱惜四邻婴幼儿,又在街坊看管小孩,并且在哺儿育女和调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独特的本领,深受大家爱戴而美名远扬。
当时皇宫中有一皇子,出生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也想不出办法来,皇帝老子更乱了套。无奈之下贴出皇榜,招募民间贤妇,进宫调教医治皇子。应者寥寥,皆不中用。消息很快传到这位潮汕妇女耳中,她便决定上京一试。她想:皇太子也是人,没有什么难调教之理,幼儿疾病也并非可怕。
说来也巧,她进宫后,皇太子在她的悉心护理和调教下,不久病好了,人也规矩了,不再吵闹啼哭了。皇帝龙颜大悦,想加封她,即御驾亲临。这妇人当时正在屋里喂哺、护理皇子,听说皇帝驾到,不知是祸是福,一时慌忙乱了手脚,心惊脉跳竟昏了过去。等到皇帝知晓,她已气绝了。皇帝深为痛惜,遂嘉封她为少年儿童保护神,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并尊敬地称呼她为“阿婆”(民间俗称为“眠床脚婆”)。
(七月七拜阿婆)
五谷母
五谷母就是神农大帝,加个母字便是五谷源头的意思。五谷母不拘小节,吃农家饭菜,保农家人,饭桌在哪里就在哪里拜。五谷母的画像里一般还有四个小童,他们五个人拿着五谷,五谷分别是稻、黍、稷、麦、豆。
每年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早晚稻收成后,民间要用米筒装满白米,贴一圈红纸算是五谷神位,进行祭拜,俗称五谷爷/母生。为何有2次神诞?一说是潮汕水稻一年两熟,故行夏秋二祭,也有说是满清入关后易改。
早前,香案上还要摆上5碗新米饭、5杯茶、5杯酒。焚香礼拜时,用“五谷丰登,米粮充足”的祷祝语来答谢谷神。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祭拜形式越来越简单,但这习俗仍然保留着。
灶神
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归他管。
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上帝报告。
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初四就下天,七月二十四是他的生日。
灶君位一般是点在西墙。有的是在大灶上,现在新的楼房灶君位一般都是在炉和蓄水池上,表储财丁旺的意思。
圣母娘娘
圣母娘娘,也叫翠峰岩娘,林九姨娘娘。圣母娘娘叫林玉云,成田镇人。父母年老却无子无女本是命中所注,但诚心向佛乐善好施感天动地。佛祖就赐一女给他们当18年的女儿。该女会说话便会诵经,能提笔便会抄经,有过目不忘之能。
女大当婚,父母替她安排婚事,可她早知天命在身,要开辟佛地,弘扬佛法,不肯顺从,带着黑狗上了翠峰岩,叔父也追奔而上。
圣母娘知道叔父上山早早等候备来番薯芋,叔父到时说:这上面无油无米怎么生活。圣母娘点地化龙泉,点石做鼎,煮番薯芋招待叔父。进洞便有石床石桌石椅,向叔父说明天命所在,叔父见其如此便协助圣母娘修炼弘法(现在翠峰岩上的护法老爷就是圣母娘的叔父)。
圣母娘懂得山上的草药如何使用,常常采药救民。万民敬仰后得道化石,身同叔父与黑犬在十一月初七一同升天。
一开始是朝廷为了顺应民心封翠峰古岩林九姨娘娘。后来娘娘功绩感天动地,玉皇大帝加封「圣母娘娘」。
潮汕人拜神之多,没有人准确知道有多少位神,处处皆有神明的存在。
对于今天的潮汕年轻人来说,繁文缛节的“拜老爷”程序,他们其实了解不多。但由于从小受家庭濡染,”老爷“乃至神明观念也不知不觉植根在他们的血液里。在他们的人生长河的若干关口,他们会完成一次次的与神对话,对他们未来的轨迹有所指引。
来源:《时年八节》